
廢舊鋰電池回收處理方法:
步驟一:拆解分離,將完成殘余電量放凈的鋰電池進行電極活性物、集流體和電池外殼的拆解分離;
步驟二:破碎,對完成拆解的電極活性物、集流體和電池外殼利用破碎機進行破碎;
步驟三:過篩,利用篩子分類破碎后的物料,篩選出的顆粒物主要成分為金屬氧化物、金屬部件、碳素材料和碳類化合物,篩選出的片狀物主要成分為隔膜、有機物和鋼殼;
步驟四:啟動一體化處理設備,然后進行碾壓粉碎,利用碾壓粉碎機對顆粒物以及片狀物均進行碾壓粉碎;
步驟五:隨后進行初步磁選分離,碾壓粉碎的物料在傳送帶上輸送至初步磁選倉,利用初步磁選機對碾壓粉碎的物料進行磁選,使不同磁導率的金屬顆粒被篩選出并進行初步分類收集;
步驟六:緊接著進行球磨粉碎,經過初步分類收集的金屬顆粒物在傳送帶上依次輸送至球磨粉碎倉,利用球磨機依次對經過磁選機篩選過后的不同種類的金屬顆粒進行球磨,使金屬顆粒物更細化;
步驟七:進行二次磁選分離,經過球磨粉碎的金屬在傳送帶上輸送至二次磁選倉,利用二次磁選機對經過球磨機,球磨后的直徑更小的顆粒進行磁選,使不同磁導率的金屬顆粒被更加細化的篩選出;
步驟八:對二次磁選分離的金屬顆粒進行分類,準確得到不同種類的金屬顆粒供后續化學浸出過程做準備。





廢舊鋰電池回收處理方法,由于目前干式回收中的物理分選法在使用時電極活性物、集電體、電池殼等電池成分破碎、過篩,一旦磁選分離后進行粉碎、分離,所以金屬微粒的粉碎、微細化不充分,容易在金屬微粒中卷入多個不同元素的金屬存在以下問題:后續化學浸出難以準確回收金屬,磁選分離過程中容易發生機械卷入導致金屬損失,難以完全分離回收金屬。 包括裂解分離、破碎、過篩、碾壓粉碎、預磁選分離、球磨粉碎、二次磁選分離和到后的分類。
鈷酸鋰電池主要用作手機、筆記本電腦等小型便攜式電子設備的電源。隨著便攜式電子設備的廣泛應用,鈷酸鋰電池的使用量逐年增加,鈷酸鋰電池的使用壽命一般為2~3年,失效后的電池若不作處理任意廢棄,不僅污染環境,同時也造成金屬資源浪費。因此對廢舊鈷酸鋰電池進行回收處理有著重要的意義。
目前鈷酸鋰電池的回收方法大體分為火法回收和濕法回收兩大類。其中,火法處理工藝中鋰主要富集到爐渣和煙灰塵兩相,并以鋁硅酸鹽形式存在,鋰資源沒有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濕法回收技術主要包括預處理、浸出、元素分離與材料再生,常規濕法處理工藝存在步驟多、流程長、渣量大、石墨廢渣處置難等問題。